![]() |
- 产地:大华
- 发布日期: 2017-07-19
- 更新日期: 2023-11-29
用途 | 清利湿热,通淋止痛。用于热淋、砂淋、血淋、膏淋、尿道涩痛。 |
检测方法 | UV |
英文名称 | Spora Lygodii |
外观 | 棕褐色精细粉末 |
提取来源 | 海金沙科植物 |
纯度 | 5% |
别名 | 海金沙提取物 |
包装 | 25公斤纸板桶 |
主要成分 | 海金沙素、棕榈酸、油酸、亚油酸 |
执行质量标准 | 企标 |
产地/厂商 | 変华 |
海金沙提取物
海金沙提取物
(英)Japanese Climbing Fern Spore,Spora Lygodii
别名 铁蜈蚣、金砂截、罗网藤、铁线藤、蛤唤藤、左转藤、竹园荽
来源 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(Thunb.)Sw.的孢子。
药用部分:干燥成熟的孢子;全草。
别名:左转藤灰。
来源: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成熟孢子,其草及根茎亦供药用,
海金沙提取物 化学成发 孢子含海金沙素、棕榈酸、油酸、亚油酸、(十)-8-羟基十六酸[(十)-8-hydroxyhexadecanoic acid]和脂肪油。
外观: 棕褐色精细粉末
性味: 性寒,味甘。 归膀胱,小肠经
清利湿热,通淋止痛。用于热淋、砂淋、血淋、膏淋、尿道涩痛。
1.烫火伤:海金沙茎、叶烧灰存性研成细末,用麻油调搽患处。
2.流行性腮腺炎:海金沙藤根30克,水煎服。
3.上呼吸道感染、扁桃体炎、肺炎、支气管炎:海金沙藤30克,大青叶15克,水煎服。
4.热淋:鲜海金沙茎叶30克,捣汁,冷开水兑服。
5.乳腺炎:海金沙根20~30克,黄酒、水各半煎服,暖睡取汗;另用鲜海金沙茎叶、鲜犁头草各等份,捣烂外敷。
附注 海金沙全草有抗菌、利尿作用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、流行性腮腺炎、尿路感染等。
释名:竹园荽。
气味:甘、寒、无毒。
主治:1、热淋急痛。用海沙草阴干,研末。每服二钱,煎生甘草汤调上。药中加滑石亦可。
2、小便不通,脐下闷满。用海金沙一两、腊南茶半两、一起捣碎。每服三钱,生姜、甘草煎汤送下。一天服二次。
3、小便膏淋如油。用海金沙、滑石各一两,甘草梢二钱半,共研为末。每服二钱,麦门冬煎汤服。一天服二次。
4、血淋。用海金沙研为末。每服一钱,用亲朋汲水或沙糖水送下。
5、脾湿肿满(腹胀如鼓,气喘,不能星卧)。用海金沙三钱,白术四两、甘草半两、黑牵牛头一两半,共研为末。每服一钱,水送下。能泻为好。此方名“海金沙散”。
7,海金沙提取物为*饮料“王老吉”的主要原料
主要成分:含脂肪油。另含一种水溶性成分海金沙素。
海金沙提取物功效与作用:海金沙甘淡利尿,寒可清热,其性下降,善清小肠、膀胱湿热,功专利水,为治淋症要药,对热淋茎中痛尤为有效。善渗利之品。多能伤阴,故肾阴虚者慎用。海金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绿脓杆菌、福氏痢疾杆菌、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
海金沙提取物临床应用:用于膀胱湿热、小便短赤、淋沥涩痛之热淋、血淋等,单用有效,或与滑石、甘草等配伍同用。海金沙有消炎退热之功,配大青叶用治感冒发烧,上呼吸道炎症等有较好疗效。
包装:25公斤纸板桶
【 返回 】